一次采访中,有人问她“中国的教育制度对你有什么影响”,她是这样回答的:“中国的教育有优势也有劣势。拿美国来做对比,美国的教育‘反智’,聪明的小孩会被称为‘nerd’,在学校是受欺负的。但是中国的教育正好相反,只要你成绩好,在学校都会很受追捧,老师也会给你开绿灯。我比较幸运地遇到了几位开明的班主任,她们给了我很多的保护,甚至可以说是纵容,让我形成了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让我能叩问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的需求,最终成为我日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一种不竭驱动。这种自我意识在中国人身上,尤其是中国女生身上非常宝贵。因为中国的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女儿‘塑造’成一个他们心中的乖乖女,甚至不惜抹杀很多个性。我感激我的成长方式,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女人。”

考上天津大学,对于张璐来说是一次高考失利,她第一次抛却过往的所有光环,抛却天赋和灵感,认真地审视自己:"之前的好成绩只是凭借小聪明。那次高考对我的改变非常大。天赋或许可以带来一时风光,但是只有勤奋和努力,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到极致。"

但她从来不后悔以自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高中生活。“是那一段经历,成就了现在的我。”

勤奋和努力,在大学期间发挥到了极致

从06年踏进天津大学的校门那一刻开始,她就没有停止奔跑。大二以优异成绩进入“先进陶瓷与加工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carbon nanotube and carbon nanofiber相关方面的科研实践,独立进行课题的思考与研究。大三担任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纳米技术呼吸诊断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学校科研基金,并申请专利。大四代表天津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会议论文。

除了优异的成绩,她还是天津大学北洋民乐团的团员、天津大学学生会公关部的部长、天津大学职业导航协会的成员,在校期间就带领40多个高校团队发展一些带有公益性质的创业项目。2009年还获评天津大学第十五届十佳杰出青年第一名,她是全场参评年级最低的学生,但是在全校网投、现场投票、评委投票中都位列第一。

“上不了全国最好的大学,就去全世界最好的学校读研”

2010年,张璐收获了7所美国顶尖名校的offer,而最终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斯坦福大学,而且她是当年斯坦福材料专业唯一一位硕士全额奖学金获得者,并从第一年开始就给工学院院长做助教。"当时身边很多人都不敢去申请这些名校。我就没有什么不敢的……高考失利不是人生的终点,失去勇气和追求的人生才是失败的人生。"

而“不安分”的因子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她是斯坦福橄榄球队乐队的鼓手,还累积飞行时间拿飞行驾照,同时担任斯坦福大学中华女生协会主席,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技术顾问。

从硅谷风险投资人到福布斯30 under 30杰出人物

21岁,入学斯坦福;22岁开始第一次创业;24岁,公司被收购,成功身退;2015年初,创办自己的资金公司。张璐评价自己是“被机会推着走”。

“斯坦福的优势是,特别重视科研和商业的结合,所以我的研究方向更偏重应用——纳米薄膜材料,以及生物传感器。学校也非常支持学生和老师进行技术的商业转化。所以我才有机会基于自己的技术创办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专为II型糖尿病病人提供早期检测。”

2年后公司被收购,张璐希望可以在不同的技术纬度去学习更多领域的技术创新,于是就加入了一家硅谷基金公司做投资合伙人。2015年初又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公司——Fusion Fund(A.K.A.NewGen Capital)。

“我事业心非常强,如果机会来了,大部分时间我是准备好的。人在20多岁的年纪,胆子比较大,即使如此,我做决定都还是非常谨慎的,一旦决定,韧性也比较强,会努力一定要坚持做好。”但张璐还是对自己不满意,“我是一个对自己从来都不是很满意的人。包括现在,我对自己的发展速度、节奏、做事等很多方面还是会不满意,总觉得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每天晚上八、九点钟到家,对张璐来说习以为常,而回家之后往往还要继续工作。“我有点工作狂的潜质”,她自嘲地说,“虽然很累,但也很享受把所有 to-do list 安排妥当,一项一项完成,才能安心过完这一天。”

2017年1月,张璐入选福布斯美国30under 30,当选VC行业主题主题人物,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同年4月,入选福布斯亚洲 30 under 30 榜单,成为唯一一个同一年入选两个区域榜单的投资人。《福布斯》美国最初找到张璐的时候,向她夸张地表达了他们的热情:“你简直就是当代美国梦。”榜单是这样介绍她的:“现年27岁的张璐,来自中国,是硅谷风投界中极少有的女性”。

在张璐看来,“女性的成长需要摆脱很多束缚,而硅谷正是一个非常‘去规则化’的地方。在这里没有什么是你不能做的,人生有无限种可能。我个人来说,我非常反感别人对我的人生指指点点,也不喜欢被所谓的主流价值观约束。硅谷给与了我无限的包容,让我恣意生长,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每个人的平台相似,但为什么最终走出不一样的人?就像文章最开始说的“仅8年的时光,我们之间却隔着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张璐的建议是:与优秀的人为伍,多去探索和尝试,不能被动等待别人来教你,而是要主动多向别人学习。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和自我意识培养的能力,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什么样的事?有了这个信念,做事自然就会充满热情。

“留学新势力”栏目,我们将陆续推出更多留学精英故事,敬请期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