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赠一词,当代社会交往中仍然普遍使用,并且也可以作为正式的书面语出现在法律文书中,表示 “把财物无偿地送给他人”,强调的是免费给予。但是在传统文化中,【馈】和【赠】两个字的含义还是有区别的。

【馈】的繁体字是 “饋”,从字的构造可以才猜到,其本义和食物有关。古人有 “以物与神及人,皆言馈” 的说法,意思是:向人(尤指地位尊贵的人)提供食物、或在祭祀仪式上向神灵进献食物,都称为【馈】。

在古代贵族生活场景中,【馈】常用于描述为 “向主人进献饮食”。《周礼●天官》中讲到的宫廷膳食供应环节,有 “凡王之馈,食用六谷” 一说,意思是 “供给天子的饮食,主食要用六种谷物”;这里【馈】就是为君王提供食物的意思。

【赠】字,“贝” 字旁表示与财物有关。《说文解字》的解释为:赠,玩好相送也。意思是把自己喜好的玩赏之物送给别人。强调将自己珍视的物品送予他人,带有一种情感上的表达。

在古代贵族之间,可能会将自己收藏的玉佩、古玩等赠送给友人,以表示友好、情谊或者是一种社交礼仪,也就是我们当代所说的 “赠送”。

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频繁,【馈】和【赠】的含义逐渐融合,形成【馈赠】一词,强调将物品无偿地送给他人、以表达敬意或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