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
参见:不塑
家庭用品有許多是用塑膠製成
提倡塑膠減量及塑膠回收已有一些成果。有些超商不提供免費的塑膠袋.有些地方則提供更可以重覆使用的包裝材料,或是容易生物降解的包裝材料。有些社區或企業開始禁止使用一些常用的塑膠製品,例如瓶裝水或塑膠袋[17]。
不少環保團體正進行塑膠減量的推動工作,例如:綠色和平2019年透過發布彩虹勇士號的調查報告和一些意見領袖的支持,揭發本地全面海岸塑膠污染情況,警醒社會走塑減廢的逼切性。同時開展與不同在港經營的大型超市企業接觸,交換雙方於走塑工作方面的期望。[18]
可生物降解和可降解塑料
编辑
生物可分解塑膠的使用具有許多優點,但也存在缺點。 生物可分解塑膠是在工業堆肥器中降解的生物聚合物。 生物降解材料不會像家用堆肥機那樣高效降解,而且在這個較為緩慢的過程中,甲烷氣體可能會排放。
回收
编辑
在美國主要的二種回收管道是路边收集(英语:curbside collection)及回收中心。美國約87%(約2.73億人)的人口日常有機會使用路边收集或回收中心。路边收集的普及率約有總人口數的63%(約1.93億人),作法是在路邊規劃特殊的回收桶,人們可將指定材質的塑膠放入,再由公家或私人的運輸公司載走[19]。大部份的路边收集會收集不只一種的塑膠,多半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E)和高密度聚乙烯(英语: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20]。回收中心的普及率約有總人口數的68%(約2.13億人),人們會將回收物品帶到一個位在市中心的設施[19]。在回收後,塑膠會送到材料回收設備(MRF),依其塑膠成份分類整理,以增加產品價值,接下來塑膠會打包以減少運送成本[20]。
各種塑膠回收的比例都有不同,美國整體的回收率在8%左右。2011年全美國約回收PETE了2.7百萬噸的塑膠。有些種類塑膠的回收比例較高,像在2011年回收了29%HDPE的塑膠瓶和29%PETE的塑膠瓶[5]。
香港政府的三色回收箱現時僅接收樽型塑膠,即是只會接受1號PET、2號HDPE的樽型塑膠。至於3號至7號塑膠,只可以把它們交到民間組織的「不是垃圾站」,或是環保署轄下的回收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