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4年11月刊《穿越古代看消防》一文,作者:婵玉,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虽然古代的灭火技术不如现代那么高效,但是,在各个朝代都会有那时候最先进的灭火工具。古代人想灭火,都用什么工具?最有代表性的是哪几种?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首都汴京不仅设立了望火楼,楼下还有房屋数间,驻扎着百余名士兵,还准备了大量灭火用的工具,一旦发现火情立刻去灭火。那么,怎样才能高效率地灭火?储水是救火的关键,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很多储水工具。其实,这些工具,你也在故宫里很容易见到,对!故宫里的那几口大大的水缸就是古代最好的灭火工具,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灭火工具有哪些历史吧!

古代灭火工具:銮金水缸

从商代起宫廷里就开始设置水缸。明朝时,在宫廷里铸造金属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1500多千克,缸内可存水1000多升。到了清朝,宫里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每天安排太监往缸里挑水,冬天为了防冻,还要给水缸带上棉套,并用炭火给水缸加温。目前故宫尚存有18口銮金水缸。由于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因此,被称为“太平缸”。太平缸贮水的消防设计思想,与今天的消防水池、市政消火栓实同一源。太平缸一般在宫廷中实用,虽然能储存大量用水,但机动性不高。唐代时,人们开始使用皮袋、溅筒灭火器灭火。到了北宋,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方便携带的工具,当有火情时,众人拿着这些工具灭火,作用类似于今天的灭火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