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腘窝在哪吗?腘窝囊肿又是啥鬼?我们专门为它做了一项课题
“在我们的腿部,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腱之间的滑囊间隙,通过‘活瓣'与膝关节腔相通。一旦患上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特别是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引发滑膜炎和关节积液,这时膝关节腔内因关节液压力增大,而‘活瓣'的存在使关节积液形成由关节腔向腘窝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之间滑囊间隙的单向流动,腘窝囊肿就出现了,并会持续增大。”简宏鹏介绍说,虽然腘窝囊肿是良性包块,但任其发展,肿块变大会对周围的神经血管造成明显的压痛,经久不愈的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治疗腘窝囊肿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手术,传统开放手术只能将囊肿切除,我们会在膝关节后内侧做长约6-8厘米的S型切口,损伤是大的,而且恢复也相对慢些。”简宏鹏说,为了让患者能够有更好的就医体验,骨一科团队开展了微创手术。“传统手术只能切除肿块,并不能进行关节内病损进行处理,我们在关节镜下进行腘窝囊肿的切除,它不仅能切除肿块还能对关节内病变治疗,同时比传统手术有着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复发几率低等优势。”为此,他们专门针对腘窝囊肿做了一项课题研究,主要是研究关节镜下微创切除与传统后路开放切除腘窝囊肿临床效果对比。
“为这么一小小的囊肿,还专门进行了对比研究,医生的钻研精神值得肯定,对我们患者的责任心值得点赞。”听闻医生有如此严谨的医学态度,朱大妈及家属欣然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手术当日,在麻醉手术科的全力支持下, 骨一科副主任于文源和简宏鹏医师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
术后的第二天,朱大妈便能下地走路。“做手术前,我就打算好至少要在床上躺个把星期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下地,还有就是酸痛感明显改善了。”
医学小课堂
腘窝囊肿的定义
腘窝囊肿又称为Baker囊肿,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人多发,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常以发现患膝后方肿物,伴或不伴膝关节酸胀、疼痛、屈伸受限等不适就诊。
腘窝囊肿的治疗
传统的手术入路是在膝关节后侧作一个“S型”的大切口,将腘窝囊肿切除,但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出血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风险大等缺点,而且囊肿极容易复发。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腘窝囊肿绝大部分都伴有关节内病变,比如半月板损伤、滑膜增生、皱襞形成、关节软膜磨损等,甚至偶有囊肿压迫阻碍静脉回流、引起小腿水肿者,临床上建议积极处理。较大的腘窝囊肿或伴有症状的,建议考虑行手术治疗。
通过膝关节镜下开展微创手术治疗腘窝囊肿,一次手术同时处理关节内病变及囊肿,不易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和切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早下地、恢复快、外形美观等优点。
MEISHI
微创手术
传统手术
MEISHI
腘窝囊肿的预防
腘窝囊肿的预防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能做的就是制动,尽量让膝盖多休息,不要进行体力活动,如爬、跪、搬重物、跑和蹲;保暖防寒护膝;同时,防止过度肥胖、注意保持体重也是预防膝盖疼痛的方法之一。
科室介绍
骨一科始建于1987年,其前身是骨科,2015年细分为骨一科和骨二科,是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科室。近年来,科室开展的腰椎键盘突出症、腰椎滑移、腰椎管狭窄的手术在群众中有着极高的口碑。同时,严重手外伤、手指离断、各种血管神经、肌腱损伤的显微修复,复合组织快移植术、关节镜治疗等技术,均已达到了较高水准。2021年,医院不断增强“硬实力”,引进1.5T核磁共振后,科室医疗业务发展更是如虎添翼,开展了肩关节镜手术如镜下肩峰成形,肩袖修补等新技术,造福广大浦江老百姓。
素材来源:骨一科
来源:党政办
编辑:朱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